特色板块

校企共谱“交通+艺术”新章,引领未来发展新方向——重庆交通大学与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举行新工科“交通+艺术”产学研合作签约仪式暨协同育人大讨论

发布日期:2018-11-20   作者:    来源:    审核:  
作者 来源
审核

  面对国家高等教育进入新时代,重庆交通大学坚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加强校企合作,着力培养能够支撑和引领未来发展的复合型人才。20181116日下午,学校与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交公规院”)签署新工科交通+艺术产学研合作协议,并以“贯彻新时代教育新思想,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为主题,展开交通+艺术新工科协同育人大讨论。

  出席签约仪式及讨论会的嘉宾有:中交公规院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裴岷山,经营开发部主任李国文,副总工程师、华杰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田丰总经理办公室主任邬都,道路三部副经理陈洪彬,大数据公司副总经理董萌;港珠澳大桥工程总监张劲文,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局长助理、计划合同部部长、人工智能研发应用中心筹备组组长高星林,港珠澳大桥青州段路面铺装项目总工程师李林波,广东长大公司港珠澳大桥桥面铺装工程CB07标常务副经理徐永钢;重庆交通大学校长唐伯明,学校产学研合作处、教务处、科技处、土木工程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负责人。艺术设计学院全体教职工、2016交通+艺术新工科统合设计实验班(路桥景观艺术创意设计方向)学生参加了此次活动。产学研合作处副处长苗金燕任主持。

  唐伯明校长为活动致辞,向来宾们从总体上介绍了学校在交通+艺术学科交叉融合及复合型新工科人才培养方面的发展方向与愿景,他谈到,交通部老部长黄镇东来校座谈时曾指出中国桥梁努力的中心将是品质上的提升,特别是能与环境融合的美学思考与设计,这是新时代人民对生活的新期许。唐校长表示,中交公规院承担了很多重大工程,包括刚开通的港珠澳大桥,这是带领我国从桥梁大国迈向桥梁强国的超级工程,希望通过加强校企双方的合作,为推进新时代桥梁工程品质提升及相应的人才支撑贡献力量。未来,重庆交通大学培养的毕业生都应具有艺术的基本思维和审美判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工程的追求,也是教育的追求。

  “‘交通+艺术’对于未来桥梁建设发展是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的。”裴岷山董事长谈到,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满足使用通行功能的基础上,桥梁更多地与环境、文化、艺术结合,是非常好的发展方向,中交公规院也一直在探索践行。“比如,在港珠澳大桥的建设目标中,我们就前瞻性地提出了在文化、美学、艺术方面的要求。并且,在每年举办的大学生桥梁设计大赛上,鼓励学生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展现桥梁的审美价值。”他表示,长期以来,重庆交通大学为中交公规院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仅以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来说,就包括了大桥总设计师孟凡超以及相关设计、监理、管理岗位的各类人才,做出了突出贡献,如今学校在“交通+艺术”学科融合发展及相关人才培养方面所作的努力,是对行业企业迫切需求的积极回应,也是具有引领未来桥梁发展方向作用的提前布局。裴董事长透露,公司将新成立景观造型设计研究室,以加强桥梁结构与艺术、景观的设计结合,热切期待交通+艺术人才的加入。  

  作为港珠澳大桥工程总监,张劲文坦言,过去我国桥梁建设的精力大多放在结构和耐久性上,很少思考桥梁的内涵和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但桥梁不止是跨越,它涉及中国人的文化、情感、理想,必须有美学的思考,所以交通+艺术融合发展是正确的道路。他谈到,港珠澳大桥建设对于景观创意非常重视,投入了大量精力,因为桥梁是长久的工程,让人类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的,它的坚固、耐久、美观是工程师的责任担当,也折射出建设者的审美、匠心和执行力,桥梁景观是时代和地域精神的代表,它可以成为传世之作。他认为,桥梁工程建设需要博学,优秀的工程师应该具备大工程观,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系统的思维、哲学的思辨、利他的心态、美学艺术与中外文化的积累。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局长助理高星林,则通过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遇到的困难波折与如何克服的故事,向在场师生传递了交通建设者的责任担当和家国情怀。港珠澳大桥工程是在海上进行的,充满了巨大的不确定性,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工匠精神的精益求精。长周期的超级工程建设,更需要铁人精神和超强意志,并且不计较个人得失。

  学校艺术设计学院负责人曾强教授对本院以及交通+艺术具体实践工作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谈及新时代教育思想,他认为,美育是对人心灵、情感的塑造,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非常重要,比如友好合作院校德国卡塞尔大学的小经验就是在教学区域建有咖啡吧和休息室,吸引不同专业的师生去停留、交流,碰撞创意火花,现在设计学院就是利用走廊通道营造具有艺术氛围的自习环境,已经吸引了土木、材料等专业的工科学生来此逗留、学习,为跨学科交流提供了空间与机会。曾教授还强调,新时代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拓展视野,让他们在面对不熟悉的领域时也能快速上手,在跨学科团队合作中发挥自己的核心价值,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艺术设计学院荣誉院长、国际设计教育专家、德国卡塞尔大学终身教授盖尔哈特·马蒂亚斯认为创新创意推动着时代的进步,包括桥梁工程在内的任何领域都是如此,中国桥梁在工程建设上已经非常令人瞩目,但美学设计上却存在短板,交通+艺术是必要的,也是美妙的,跨领域、跨学科交融会迸发新的生命力。马蒂亚斯教授表示,也许有些创意会显得疯狂如同做梦,但现实成就的基础就是来源于想象力,学生拥有创意思维很重要。结合新时代教育思想大讨论,他也提出了自己对教育的恳切理解,认为教育方式的改变,政府给予的是政策和方向,而具体的实践和方法是需要老师、学生、家长共同推动的,教育最重要的是找到学生的个性和才能特点,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去独立思考、开展研究,主动寻找答案。他还强调,创新创意需要充分思考,应该放慢功利的脚步,有空闲的时间去享受生活和深入思考,此外,面对新问题时,要融合诸如人文、社会、哲学、历史、经济等多领域视角。

  “新工科的核心应该是‘应对变化、塑造未来’。我们需要转变思想观念。”学校教务处杨林处长指出,新时代各领域变革迅速,教育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不能被动适应,而要支撑与引领并重,立德树人,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育工作,这正是交通+艺术学科融合发展所践行的。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开始迈向普及化阶段,对个人发展而言,大学教育具有基础性的意义,我反对把教育弱化为教学,把专业与就业简单等同。杨处长强调,高等教育是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等多个方面的培养,不可偏废,学生要学会的是善于思考、持续学习的能力和对社会正确的理解,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会上,唐伯明校长和裴岷山董事长签署了新工科交通+艺术产学研合作协议,将针对学校艺术设计专业,就交通+艺术人才培养、项目实践等方面展开合作。裴岷山董事长表达了对此次合作的信心和希望,勤奋耐劳、专业执着,是重庆交大人从学校带到中交公规院的好传统,也希望‘交通+艺术’的新型人才能为我们带来新的人文气息以及艺术品位提升。通过加强‘交通+艺术’校企合作,共同为交通强国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