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arch教学科研

【服务区|研讨会】校企携手“交通+艺术”,共促学科人才新发展

发布日期:2019-06-10   作者:    来源:    审核:曾强 刘建新  
作者 来源
审核 曾强 刘建新

“交通+艺术”学科交叉融合建设发展与校企协同育人研讨会

作为2019大学生高速公路服务区创新创意设计大赛系列活动之一,6月1日下午,交通+艺术学科交叉融合建设发展与校企协同育人研讨会在重庆交通大学明德楼408会议室举行。会议由重庆交通大学教务处处长杨林教授主持。

重庆交通大学教务处处长杨林教授主持研讨会

国家山区公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福敏以《新时代的交通发展——新动能、新视野、新思维》为主题,对交通行业发展与人才需求两方面问题进行探讨。他回顾了交通发展的前世今生,阐述了对现代交通的重新理解,指出交通应回到“以人为本”,不断创新,加强自身行业与其他行业的跨界融合。他提出了交通行业“+大数据”、“+物联网”、“+共享”、“+旅游深度融合”的未来发展新方向,并通过“新交通+N”案例的介绍,进一步强调在交通行业发展中要注重技术与艺术有机结合,科学与人文相互渗透。“我们应以未来需求引领发展方向。新时代的交通发展,要求行业人才不仅应当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也要具备更高的文化涵养和审美情操,这就需要跨界融合、博学广识。” 他还以树木的形象展示了个人能力发展的关系结构,指出文化是根基,思维是主干,行为是枝叶。

国家山区公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福敏做主题报告

重庆交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曾强教授做了《交通+艺术学科交叉融合》主题报告,重点讨论了“交通+艺术”为什么做、怎么做的问题。他谈到,崇尚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包豪斯现代设计体系,能够为桥梁、服务区等交通行业领域的品质提升提供有力支撑,重庆交大具有交通学科的传统优势,艺术设计学科则传承了包豪斯设计教育体系,学校通过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以赛促学等具体做法,努力形成多主体协同育人的教育局面,共同推进“交通+艺术”学科交叉融合。以校企团队共同设计“滨海之眼”桥梁方案为例,他认为,要应对桥梁、服务区等相关领域的设计审美提升与品牌打造需求,应该遵循现代设计语言,在形式与内涵上更加开放、包容和丰富。滨海之眼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与重庆交通大学共组联合设计团队,参加粤港澳大湾区东莞市滨海湾大桥设计国际竞赛的方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港珠澳大桥总设计师、重庆交大桥梁工程专业1978级校友孟凡超作为主创设计师领衔,曾强教授桥梁艺术美学创意团队共同完成,以“眼”立意,追求桥梁结构与景观艺术的完美融合,实现了创意、结构、功能、景观多方面的创新。

重庆交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曾强教授做主题报告

来自政府职能部门、行业协会、相关企业、高校的专家听取了主题报告,并围绕新时代交通强国战略下行业发展与创新人才需求、交通+艺术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校企协同育人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杨健坦言,随着社会经济与人们需求的发展,在桥梁服务区等交通工程领域,景观、生态、造型、文化、创意等因素都越来越被纳入到考虑范围,成为重要的评价指标,很多业主也愿意为此买单,但现有的人才结构是不足的。因此,“交通+艺术”存在迫切需求,也切实可行。这是双方面的,工科的学生需要具有艺术素养与审美品位,艺术的学生也需加强对工程知识的学习与理解。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杨健

浙江宁波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陈孟冲则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他介绍了浙江农村发展的情况,认为艺术设计在农村这块广阔的天地大有可为,为推动“美丽乡村”、“美丽公路”建设服务。“农村的文化元素非常丰富,值得深度挖掘。我们要依托已有深厚积淀,不断拓展新思路,发展才会更具有持久性,更富有生命力。”

浙江宁波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陈孟冲

重庆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杜国平认为,“交通+艺术”学科交叉融合及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方向是正确的,并且影响力也在逐渐扩大,建议对接地方与行业,制定相应评价标准与指南,引导桥梁、服务区等交通项目从一开始就树立艺术审美、与环境协调的意识,将交通工程做成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精品,引领行业品质发展。同时,学校应加大“交通+艺术”科研力度,与行业学会、企业通力协作,争取打造更高定位的平台,产生更加持续、广泛的影响力。

重庆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杜国平

“‘交通+艺术’理念非常正确,工程做到极致,就应该是哲学、艺术、结构的统一体。”重庆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建筑所所长、高级工程师邓小燕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提出了几点做法建议: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加大相关专业证书考取力度;艺术设计学生应多熟悉国家在工程上的行业规范;进一步加强实战项目的引入,让学生有更多参与机会;发展“交通+艺术”研究生阶段的教育,加强校企合作,让更多的优秀从业者参与课堂教学。

重庆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建筑所所长、高级工程师邓小燕

重庆两江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副总经理郑莉从企业用人角度谈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在校期间,除了培养对学生的专业能力以外,还应在提升职业道德、敬业精神等综合素养上下功夫。“我们对人才的要求是,厚基础、强能力、勇创新、高敬业。”

重庆两江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副总经理郑莉

“交通工程设计师自身有无审美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做出的设计完全不同。”重庆市设计院副总工程师杨斌结合自身求学时的经历,指出新时代交通行业人才的培养,在工程知识与艺术素养上不可偏废。这需要校企间、不同专业师生间多互动交流,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鼓励他们积极探索、做到极致,而这是一个长期积累、潜移默化的过程。

重庆市设计院副总工程师杨斌

重庆市桥梁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田世清表示,“交通+艺术”是人们对交通行业在基本需求满足的基础上,更高层次上的精神追求与向往。对于“+艺术”,他探讨了除了视觉以外,听觉、嗅觉等综合审美感受体现在交通工程与设施上的新思路。他认为,通过艺术提升的城市桥梁和高速公路服务区可以形成产出效应,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重庆市桥梁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田世清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蒋中贵指出,除了桥梁工程、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隧道工程、桥下空间、交通安全设施等建设以及相应领域的咨询与审查也可以成为“交通+艺术”发展的方向与空间。他提到,艺术设计在思索如何助推城市品质提升的同时,也要考虑与中西部广大农村扶贫工作结合起来,助力当地旅游、特色产品的开发与传播。他鼓励交大艺术专业的学生多参加实际工程项目,具备工程功底,形成自身特色优势。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蒋中贵

对于蒋中贵工程师的意见2017-2018年度十大桥梁人物、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桥梁总工程师刘安双表示赞同,他认为与交通行业的紧密联系,正是交大艺术专业区别于其他艺术院校的特色与优势。作为交通行业未来的储备力量,同学们应该按照邓文中院士所说的“能、会、美、雅”发展阶段来要求自己,多看多学,夯实基础,培养表现力与创造力,不断提升境界。

2017-2018年度十大桥梁人物、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桥梁总工程师刘安双

重庆创意设计家协会名誉主席徐刚从艺术设计专业的角度谈到:“作为设计师,必须充分理解人们的需求与设计的预期结果,才能反推到设计创意中。人才的培养与储备也必须根据行业的实际需求而定,我们看到了艺术设计在交通行业发展的前景与希望。”

重庆创意设计家协会名誉主席徐刚

作为兄弟院校,重庆工商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殷俊表示,愿意加强院校间的合作,为交大艺术专业的研究生教育层次建设助力。同时,他介绍了工商大学校企协同育人中心的情况,希望跨领域的专家们能参与工商大学艺术专业的课堂教学与人才培养。

重庆工商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殷俊

重庆交通大学科技处副处长彭凯提出,要从深入理解新时代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入手,结合学科发展找“交通+艺术”的突破点,对于已经参与的桥梁、服务区领域要做深做精做品牌,再逐步延伸到交通基础设施全域的环境和空间设计。他认为,推进学科交叉融合,要改革课程体系,加强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同时,加强科研力度,引进和培养相关人才,建设平台与团队,开展项目,积累成果。

重庆交通大学科技处副处长彭凯

重庆交通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秘书长邓家钦在发言中希望行业、企业能够继续支持学校学科交叉融合的发展与新时代人才的培养,将“交通+艺术”落到实际项目中,共同为交通行业未来发展助力。

重庆交通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秘书长邓家钦

本次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学校对与会专家不遗余力地为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献言献策致以感谢,并将进一步加强学科、专业、团队建设,为培养行业所需的新时代人才而努力。

研讨会专家师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