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交通+艺术”学科交叉融合,深化艺术设计类学科教育教学改革,5月10日下午,艺术设计学院邀请学校教务处处长杨林教授作“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新时代本科教学改革路径思考”专题学术报告。活动在第一教学楼时尚众创空间举行,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及全体教师共计40余人参加。
关键词一:新时代--新探索--新理念--新思考
杨林教授以新工科探索为例,重点讲述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四新”。他首先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上的两段重要讲话,即“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和“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揭示了新时代高等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新时代,在一二三产业融合、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快速崛起的背景下,如何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当下高校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主题。
新探索,要积极探索具有交大特色的教育教学改革,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面向未来,与时俱进,时刻保持竞争力,将原有单一学科支撑一个专业的模式向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模式进行转变,优化培养方案,为学生提供跨学科交叉学习的良好平台。
新理念,坚持以学生学习、人生发展为中心,关注学习效果;重构产出导向教育体系: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目标达成度、社会适应度、条件保障度、质保有效度和结果满意度;建立持续改进的质量关:把常态监测与定期评估有机结合,及时评价、及时反馈、持续改进,推动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新思考,适应数字智能新时代,面向未来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在总结技术范式、科学范式、工程范式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推动高等教育思想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创新。
关键词二:重构体系--交叉融合--凝练特色--培育成果
对于设计类学科而言,要重构“通识教育+学科教育+专业基础+专业通选课+专业拓展+项目训练”的课程体系,从专业拓展、专业实践、毕业创作三个环节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实现课程的“融合、交叉、共享、共建”,持续优化改进人才培养方向,使人才培养在素质、知识、能力三个方面得到拓展,从而凝练“交通+艺术”特色,培育教学成果奖。“教育就是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东西。教育不是要记住事实,而是要训练大脑如何思考----爱因斯坦”“用昨天的方式教今天的学生,我们就毁了他们的明天----约翰·杜威”,杨处长希望老师们结合教学实践,探寻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思路,继而用全新的理念武装自己,投身到新时代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事业中。
关键词三:思想碰撞—交流互鉴—凝聚共识—促进改革
围绕新工科背景艺术设计类学科教育教学理念、方法,在场全体教师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并各抒己见。曾强院长表示,艺术设计类学科强调创新性,优秀的设计师光有理论是不够的,只有实操也是不行的,要理实结合、切实落地才能引领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学有所用、成长成才。刘建新书记有感而发,感谢杨林处长对学院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学院将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市教育大会精神,在传承文化融合新设计、助推交通强国新动能的过程中,大力实施双轮驱动战略,以“交通+艺术”特色发展和本科教学体系建设为重点,深化“新时代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努力把教育思想大讨论落实到学科专业建设上、教育教学改革落实到师生获得感上、学院运行管理落实到专业人才培养规范上,围绕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目标,通过专业培养模式改革、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整合、质量体系标准建设,推进校企协同育人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努力培养毕业生“5C”核心能力,为艺术类本科毕业生打下坚实基础。林立老师表示,目前指导学生毕业设计时发现很多作品需要不同学科来支撑,进行产品创新时我们要在理念、思路、设计上实现不同背景、不同专业、不同资源的有效整合,项目驱动、跨界培养要结合专业实际落到实处。大家认为杨处长的精彩讲座信息量大、针对性强,对做好艺术设计类学科交叉融合创新,理清了改革思路与方向,表示将积极努力、开拓思维,探索出适合艺术设计学院发展的新工科建设模式。
此次报告与互动交流,让大家在忘我的氛围中共渡近五个小时,对艺术设计学院积极应对新时代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教育思想大讨论深入开展、探索艺术设计类学科建设的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达到了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