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推动中国非遗文化与新时代的深度融合,延续以旧焕新、以古承新的教学理念,重庆交通大学《箱包综合材料设计》课程负责人奚源老师于2025年11月5日再次带领课程团队走进荣昌"中国夏布小镇",开展新一轮的场景项目式教学。继去年考察后,本次课程继续深入中国夏布博物馆、壹秋堂夏布坊及苎麻基地,进一步挖掘非遗工艺在设计教育中的现实意义,拓展民族性设计的创新路径。

在夏布博物馆,学生们重温夏布的悠久历史与深厚文化底蕴。作为传统纺织品,夏布的制作工艺繁复精密,每一步都凝结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同学们在回顾中加深理解,在传承中寻找创新灵感。

再次走进壹秋堂夏布坊,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夏布产品的多样化应用。工作人员系统讲解了不同质感布料的使用场景,并指导学生亲身体验绩纱、挽芋子、穿扣、织布等核心工艺环节。通过持续的动手实践,学生们对传统织造技艺有了更深的领悟。值得一提的是,前期课程中学生设计的夏布文创产品已在壹秋堂实体店正式售卖,市场反响热烈,部分作品更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充分证明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融合的商业价值与市场潜力。

在苎麻基地,师生们跟随夏布织造技艺国家级传承人李俭康老师,学习牵线、刷浆、织布等关键工序。重复的实践不仅磨炼了学生的耐心与技艺,也让大家对苎麻加工的复杂性与艺术性有了更切实的体会,进一步启发了将传统工艺融入现代设计的思路。

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也是设计创新的重要源泉。在持续推动非遗现代转化的过程中,学生们不断思考如何将夏布技艺与现代设计语言相结合,强化中国设计的民族身份,并以当代审美讲述非遗故事。
奚源老师表示,连续两年的校企合作与场景教学,已在第二课堂中形成良好的育人机制。该模式不仅持续为学生提供沉浸式学习体验,还通过校企资源整合,助力设计作品在民族基因与现代审美之间实现有机统一。这样的持续性教学实践,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设计素养,也为传统工艺的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探索出可行路径,真正实现了教育传承与非遗振兴的双向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