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下午,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会长,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原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博导彭吉象教授做客我校明德讲堂,在南岸校区二教四楼多功能厅为大家带来了题为《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艺术精神》的精彩讲座。讲座从中国艺术如何走向世界、中西美学与艺术比较、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三个方面向在场师生深刻讲解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艺术精神,畅谈古今中外艺术文化,提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新思路,赢得阵阵喝彩。重庆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长白凯主持讲座。
◆ 用现代艺术语言展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让中国艺术走向世界不光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彭教授在回答如何让中国艺术走向世界这一问题时提出,一定要用现代的艺术语言展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现代的艺术语言具有国际性、时代性、创新性三个特点,我们要超越前人、超越同一个时代的人、超越自己。”彭教授呼吁莘莘学子在“全媒体”、“融媒体”时代紧抓机遇,真正做出有文化、有内涵、符合普遍需求的艺术设计产品。
为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如何用现代化艺术语言展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彭教授从绘画、建筑、舞蹈、音乐、电影、文学多个维度,为我们介绍了一批优秀文艺工作者的艺术作品:优秀华裔画家丁绍光先生用现代化绘画语言展现出了我国独特的少数民族风情;贝聿铭先生在设计建筑时运用“有机建筑”理论,让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用现代建筑理论展现中国特色......
◆“美学即艺术哲学”思维下的中西美学与艺术比较
“艺术是感性认识的高峰,哲学是理性认识的高峰,而美学——则是它们之间的桥梁;西方美学强调美与真,而中方美学强调美与善。”
为加深理解,彭教授讲解了《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优秀戏剧与《战狼2》《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国内优秀作品,突出了中国传统戏剧美学中对美与善的追求。此外,也通过研究《秦香莲》《窦娥冤》《牡丹亭》等传统戏剧,总结了我国传统戏剧通常所具有的三大规律。彭吉象教授还例举三星堆文明、三国文化等巴蜀地区丰富的文化史料提出,我们可对这些文化进行深入的挖掘、加工,结合历史写出更多更好的故事。
“谈及中国的传统艺术精神,一定要了解儒家、道家、禅宗的美学文化!”彭教授分别用杜甫、李白、王维三位诗人的人生态度与诗歌风格阐述了其传统艺术精神,介绍了儒家、道家、禅宗不同的精神追求和天人合一的理念,高度概括了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文化内涵。
◆ 坚持文化自信,加强美学修养与艺术教育
“让艺术教育成为教育的一部分”。我国的艺术教育、设计教育与国外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我们必须加强艺术教育,提高同学们的文化素养、美学修养与艺术鉴赏能力。他从中国道路自信、文化自信与设计创新的角度,谈及新时代复合型创新设计人才培养。
互动交流环节,针对现场观众提出的问题,彭教授说,我国古代社会对艺术教育较为重视,孔子曾说,人的修养要“兴于诗、习于礼、成于乐”,古代文人诗书画印、琴棋书画都会认真学,也启示我们要更加重视对社会文化氛围的构建与培养,更加注重审美和人文教育。大家一致感到,中国有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丰富的古典设计理念方法,应该坚持和强化文化自信,努力传承创新,让中国艺术设计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讲好中国自己的故事。
◆ 坚持设计自信,助推交通强国新战略
我校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曾强教授发言时,阐述了我校积极服务交通强国战略,在“交通+艺术”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上的大胆创新探索。特别是借鉴德国包豪斯现代设计理念,创设“孟凡超&曾强”工作室,以桥梁艺术创意设计重塑高品质工程建设国家新形象。大家收获良多,倍感肩上的使命担当之责任重大。
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长白凯对彭吉象教授来校做客明德讲坛表示衷心感谢。白凯表示,中华传统文化植根于中国灿烂厚重的艺术精神之中,今天我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从中获得精神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赋能。
彭吉象教授,长期从事艺术学、影视美学等学科教学与科研工作。迄今为止,已出版或发表了300余万字专著和论文。其代表作包括:教材《艺术学概论》,专著《中国艺术学》(主编,80万字),以及《影视美学》《影视鉴赏》《数字技术与中国电视》等。承担国家级重点课题《中国艺术学学科体系建设研究》,教育部重大课题《中国艺术学文献资料整理与研究》,国家广电总局重大课题《数字技术与中国电影》等。